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天长市持续创优“亭满意”营商环境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

        来源:天长市委365bet网投娱乐_英国365bet官方网_日博365哪个是真的作者:韦国芳 发布时间:2021-04-16 08:31:08 访问量:

        【字体:

               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2020年以来天长市创优“亭满意” 营商环境品牌,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,为企业发展添动力。截至目前,天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9家,居全省县级第1;2020 年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县第57位,居全省县级第一。

               破解发展难题,让企业更顺心。完善政策体系。天长市建立了以“工业30条”为引领,“金融18条”“人才15条”“科技26条”等为支撑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。同时,建立帮扶政策绩效评估机制,每年对政策实用性开展全面评估,及时修改和完善实用性不强的政策。设立专门机构。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市企业发展服务中心,办公地点设在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专门为企业发展服务。建立涉企问题清单制度,及时将问题分解交办到相关部门,限期办结并反馈企业。今年以来,累计收集交办企业反映问题41个,已全部办结。打造智慧平台。投入20万元,建成天长市企业智慧服务平台,通过“政府+企业+银行”智慧服务模式,开设“我要政策”等8大功能模块,实现政策“一网发布”“一键查询”,企业反映问题“一站通办”。今年以来,平台累计发布政策、招聘等信息106条,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58个。

               提升服务效能,让企业更省心。优化审批流程。从减环节、减材料、压时限着手,优化整合涉企部门行政审批流程,涉企服务事项办理平均承诺时限由2.09天下降至0.67天,全程网办审批事项占比100%。今年以来,网上办件53.3万件,网上办件率98.2%,好评率100%。简化注册登记。探索窗口前移方式,委托镇(街)市场监督管理所办理注册资本(金)在1000万元以下的内资企业登记。鼓励申请人通过网络平台或微信公众号办理营业执照,推广使用“便携式缩小版”电子营业执照。今年以来,新增注册登记民营企业911 户。量化服务评价。完善窗口服务质量评价回访机制,对所有监督渠道收到的“不满意”和“非常不满意”件,逐一回访评价群众,对反馈问题进行核查并限时整改。今年以来,35个政务服务窗口评议满意率100%。

               强化法治保障,让企业更安心。一企一警守护。制定公安机关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十四条措施,全市529家规上工业企业按辖区划分,实现“一企一民警”全覆盖联系。民警定期上门指导企业完善安防设施、健全保卫制度、开展安全培训,对“三十强”“三十佳”企业实行公安机关班子成员重点联系。涉企案件快处。开辟涉企诉讼绿色通道,指派专人负责审核,优先受理、审结、执行涉企案件,组建专门速裁团队、快执组,高效审理涉企简单案件、快速执行有财产且无需评估拍卖案件。今年以来,审结涉企案件606 件,个案平均审理时间13.49天,同比减少11.88天。司法联动服务。出台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3条,建立部门联席会议、信息共享、联动落实等机制8项。落实困难企业诉讼费减免政策,今年以来减缓困难企业诉讼费8.4万元。建立法院、税务、发改等部门信息共享制度,开设“信用修复专窗”,今年以来已为26家企业及时修复信用。

               健全关怀机制,让企业更舒心。表彰机制。设立千秋企业家节,每年举办一次企业家表彰大会、开展一次企业家先进事迹集中宣传、举办一次企业家论坛。今年,授予 9 名作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家“功勋企业家”“突出贡献企业家”“优秀企业家”的荣誉称号。顾问机制。建立涉企政策出台前征求顾问意见建议制度,聘请优秀企业家担任发展顾问。明确党委政府召开经济和产业发展类会议、拟定产业和五年发展规划时,邀请发展顾问和优秀企业家参加。约见机制。建立企业与市镇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沟通机制,市级领导和部门领导与 468 家重点“四上企业”、各镇街领导班子成员与912家小微企业建立结对帮扶关系,设立约见热线,企业家遇到难题可随时约见。培训机制。启动企业家培训工程和青年企业家培养工程,每年选派 150 名企业家及管理人员赴高校院所、培训机构集中培训,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培养成长计划,将“企二代”培养成“创二代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520多名规上企业家已全部轮训一遍。